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GE微访谈|闻新宇:为30%的世界而奋斗

闻新宇 通识联播 2020-09-30

Vol.620

博雅GE

微访谈

为30%的世界而奋斗

——对闻新宇老师的《气候变化》课程微访谈

   

博雅哥说


 北大东门外的T字路口,我曾经无数次经过那里,物理学院就坐落在路的一侧,但,作为一名人文社科的学生,在此之前我还未曾走进它的大门,因此,这次造访看上去就像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越界”。然而,访谈结束后,闻新宇老师让我觉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与行动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算不上是“越界”,而毋宁说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因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每个人在不同层面上的参与。

 

在某种程度上说,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也的确构成了一种“越界”,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减缓全球变暖更多是国家的事、企业的事。但闻老师想说的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应该在这件事情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希望推动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一代在大学阶段能去关注、了解全球变暖问题,待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会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坚决的定力去推动这一议题的进程。闻老师认为,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要义:让学生看到这世界中还有30%的部分是混乱的、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是错误的,亟需人类的智慧去解决那里的问题,而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

 

在闻老师的身上,我既看到了科学的严谨,也看到了对学问的热情,这种热情以个人毕生之精力为资源,指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令人心向往之。留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当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之时,是不是也可以承担起一些长远的使命,让后人能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


图为闻新宇老师(左)、助教(中)与小编的合影


  一、关于通识教育


Q:  为何想要开设这门课?一开始对这门课的设想是怎样的?现在的想法有没有什么变化?


开这门课的初衷是想把和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向全校本科生介绍。气候变化问题本身是从地球科学领域发现并提出的,但现在它的延长线已涉及到国际政治、环境生态、农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部门,气候变化问题早已突破了地球科学这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范畴,成为需要多学科背景、多部门甚至全球合作来应对和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问题之一。现在,在地球科学内部,我们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部分的讨论当然是很充分的,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国际合作问题却不能在科学届内部解决,它需要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共同参与。我们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待这个问题是非常保守的,所以我希望通过开设这门课来推动中国的年轻一代,特别是从事国际政治、生态经济、包括文科生在内的拥有广泛的学科基础的年轻一代,去关注、了解这个问题。再过五年、十年,等年轻一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会比上一代人拥有更清醒的认识,这可以帮助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走上更加正确的轨道。


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第一位的责任。我们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我们的碳排放总量已经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相当于第二(美国)、第三(欧盟15国总和)、四名(日本)的总和。所以,如果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作为,或是表现出犹豫和迟疑的话,这个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我们希望促进年轻一代了解气候变化问题,将来他们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坚力量。这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的初衷。


几年来,我的想法大体上没有变化。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的大环境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门课最早开设是在2011年,那个时候中国的环境政策还是非常保守的,仍在强调GDP、强调经济发展,不太强注重减排问题。到了2013年,新政府让我们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十分积极的转变,我们开始承认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我们对当前的气候变化富有最大的领导责任,我们不再回避这个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很多可量化的减排目标,例如,中国的碳排放要在2030年见顶等。总之,大环境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事实上很可能将成为领导全世界碳减排并阻止全球变暖的领导力量。

 

因为这一届政府态度的转变,使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变得很主动。中国内部环境的转变,也使得我们给年轻人讲气候变化问题的时候更加有底气,或者说是讲的时候更加政治正确吧。

 

总之,我们开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年轻一代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以期他们能领导未来中国的环境政策走上更主动、更有责任感的道路。这个初衷至今为止,没有变化,且国内的大环境也向越来越配合我们工作的方向转变。


Q:  在气候问题上,中美这两个大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国内的大环境又有什么不同?


在气候问题上,美国经历了一个从相对进步到相对落后的变化,这是它最近十年来走过的一个历程。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在气候问题上还是相对进步的。奥巴马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也愿意领导美国进行清洁能源产业革命。但到了川普政府,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明显走了下坡路,他非常保守,开始在一切领域强调American first(美国优先)。因此,美国在今年退出了巴黎协定,不再承担减排义务。我们的国家反过来,是从保守到主动。在五年前,开设这门课是有一点点风险的,因为大环境不利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站出来呼吁减排,国家把很多这一领域的声音压得很低。比如说,当时柴静拍了一部短片叫《穹顶之下》,这是一部关注燃煤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的纪录片,刚放出来就被封了,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的环境政策是非常保守的,我们觉得呼吁气候变化和减排某种程度上会遏制GDP、遏制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学术、从科普、从媒体的立场上讨论环境问题是没有任何禁忌的,在这一点上美国要相对自由。

 

再往前追溯,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则更加进步,中国则更加保守。比如克林顿政府不仅签订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而且于1997年领导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是一份严格的发达国家定量减排的协议。而当时中国由于CO2排量也还不是世界第一,也更强调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中国常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优先发展”和“历史责任”等概念而拒绝减排。

 

今日的世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关口。中国的环境政策正在变得主动和负责任,而美国却迅速变得保守和封闭。我们的年轻一代可以有更宽松的环境讨论和研究气候变化问题,并在将来走上关键工作岗位后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是属于年轻一代的希望。


Q:  通过您刚才的介绍以及您的课程大纲,感觉您对这门课的所传之“道”非常重视,也就是引起更多人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作为一门通识课,您觉得通过这门课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么?


我不敢说实现了我的目标,主要是时间还太短,但是我看到了很多让我非常欣慰的结果。比如开课的第一年,有一个主修国际政治的大四女生(刘文卿同学)选了我们这门课。她和我说,她毕业后要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环境政策类的master,让我给她写推荐信。本来国际政治是非常宽泛的领域,她可以选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等等,但她选择了环境政策方向。她告诉我这是因为受了这门课的影响。我想到她将来可能会在国际组织里担当一些角色,如果她有很好的气候变化领域的背景知识的话,她很可能会为协调世界各国力量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作出巨大的贡献,所以我当时为她写推荐信,心里是特别高兴的。我觉得我第一次上课,就点亮了一个同学决心进入这个领域深造,将来去服务世界,每每想来都激动不已。之后不断有学生跟我说,将来要从事相关的工作,每一个类似的选择都让我特别欣慰。

 

每年这门课都会有一次期中作业。之前的几届是做一个有关Earth Hour(地球一小时)的记录视频。Earth Hour是一个宣传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性活动。学生交来的拍摄作业,我看的时候总是十分感动,甚至有落泪的时候。作业当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年轻人才有的热情,让我觉得年轻真伟大,让我觉得下一代人真的比我们更有作为。

 

我只能说,我本人希望这门课达到预期的目标,但需要十年、二十年后才能看到结果。我本人希望有更多的文科生来学这门课,但是很可惜,因为我们的课程是公选课,没有任何学分压力,完全是兴趣导向的课程,所以选课人数比较少。不过总体而言,选课学生的反响普遍很好,在课程评估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很高的评价,还有个别同学在这门课的影响下走上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道路。这些都让我颇感欣慰。


Q:  这门课是一门通识核心课,那么您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是什么?


传统教育强调专精深,到了21世纪,李岚清副总理提倡素质教育,让学文的学一点理科、学理的学一点文科,打破学科的条块分割,当时我们北大设立了通选课(文科生要求理科学分,理科生要求文科学分),现在我们又提倡通识教育,新建了一批通识核心课程。但是我总觉得,对于通识教育,我们在理解上是否一直有一个误区,通识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让文科学点理科,理科学点文科,这样的理解有些简单了。我认为,通识课应该让学生瞄准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综合各个学科背景的学生,去认识、去理解、甚至去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当这些大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背景来为人类的共同问题做贡献,提供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通识课的一个核心要义。

 

在我的理解中,我们的世界可能有70%是已经被组织好的,比如有很多现成的工业、产业、单位、有很多既成的体系,比如交通、能源、设备制造、教育体系等等。北大培养的学生,不应该仅仅立志于通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以期在这70%组织好的世界中拿到最好的offer、最高的薪水、过上最体面富足的生活,而应该立志于改造这个世界,让世界的总体变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有幸福的生活。而这个世界上还有30%是混沌的,是有错误的、有缺陷的、千疮百孔的、且暂时没人来解决的。这里面包含很多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比如性别歧视,疫苗普及,教育机会均等,霸凌,血汗工厂,同性恋婚姻,安乐死,贫穷的代际传递、核裁军,石油争端,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移民和难民,食物和营养不足,机器人,艾滋病,克隆技术和器官培植,空气污染……这样的问题我估计能有上百个,气候变化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北大的学生应该关注这30%的问题,它们是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的阴影之地,它们需要最优秀的人去帮助解决的,它们是北大这样的学校所培养的年轻一代的应有之义。

 

 图为闻老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30%与70%的世界


我想北大可以拿出至少100门课,探讨人类面临的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然后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选,让大家一起了解、认识这些问题。这些学生虽然在不同的科系,但是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到70%的安稳世界中去变卖自己的本领去换取一份高昂的薪水,而是去努力解决这30%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我相信这个世界并不会亏待这样有使命感的人,虽然不会让他们变成富翁,但至少会让他们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和自我的尊严,这才是北大学生的使命,这才是北大通识课的使命。

 

总而言之,我觉得通识课应该紧紧抓住人类面对的问题,让不同科系的学生一起来讨论、了解、认识这些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他们将来的工作可能就会是瞄准这30%的世界的缺陷,人类的问题,让他们来贡献智慧。而不简单是说,让一个学自然科学的同学选一门古典音乐的课,没事放松听听歌;或一个学人文科学的同学选一门有公式的课,没事算算数练练脑子我觉得这不是通识课,这只是素质课,这只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但人的自我完善并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仍然要回答人自我完善之后是为了什么。通识课对此要做出回答。


Q:  在您看来,尤其是结合您的教学经验而言,中国的科普水平如何?有什么问题或者改进的空间?


中国的科普在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而言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个字差。我们不重视科普,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和舆论导向对科学家都没有科普的要求。我们对科学家设立的考察标准,就是申请了多少项目,拿了多少经费,出版了多少书,写了多少论文等等,我们不在乎你做过什么科普报告,开过什么科普课程。反观美国,在这方面是有很多先进经验的。比如说他们要做一个大型的科研项目,他们会配传记作家、电影导演,在这个大项目执行的几年里,科普就跟着做。项目结题之后,传记作家的书或者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就紧跟着出版或上映。所以说,他们的科普是直接跟科研前沿接轨的。我们国家呼吁科普的声音发得很大,但雷声大雨点小。我国是唯一一个有《科普法》的国家,但其实你科普做得不好也不会受什么处罚。我就是气象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委员,有四年任期,但是我们就第一年开始的时候开了一次会,每人发一张聘书,之后没有再开过任何一次会,显然这是形式大于内容。

 

不过这些年,国家推动科普,还是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的。比如,国家大力推动科教单位设立公众开放日。像北大、气象局、还有其他单位,每年专门设立一天开放日,让公众免费参观。这项工作作为行政命令在执行着,算是收获了一定成效。不过,我国科普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推动科普是一个长线工程,是一个良心工程,需要相关体制的建设,还需要科学家的重视和公众的积极配合


Q:  老师您能否推荐一些进行科普方面自我教育的途径?


我比较推荐的一个渠道是看纪录片。在这门课的课程大纲上,我给同学们列了二十几部科学纪录片,大家可以去教学网上自由下载观看。国内没有好的获取纪录片的渠道,不像美国有Discovery channel,有National Geography,即使PBS也有很多纪录片。我是一个纪录片爱好者,平时会浏览纪录片网站,收集好的纪录片,这个习惯让我保持对于科学的热情。我想,如果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的科学兴趣,又没有机会直接去场馆或参加座谈的话,那么看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法。


本课程已加入“开放课程”行动,即使没有校园卡账号也可以看到相关课程资源。具体方法是:输入网址http://course.pku.edu.cn,点击上方“北大课程”,进入新的页面后,点击上方“开放课程”,即可在列表中找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这门课,点击进入即可看到如上界面。


 我们国家的电视台也会放一些纪录片,也有一些貌似科普的节目,但总体质量堪忧。一来绝大部分科普节目其实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节目,讲讲诗经,讲讲三国,讲讲舌尖上的美食。二来即使是真正的科普,往往体现低龄化特点,缺少面向成人世界的有诚意的科普,比如总把科普节目搞成揭秘的形式,或破案的形式,或小实验的形式。这些都不是最有利于科学传播的形式。何况,各大电视台从来也不会把黄金时段留给科普节目,还要留给养生节目呢。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寻找Discovery channel,NG,PBS,BBC,NHK等的高品质纪录片,就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自我教育之路。


二、对气候变暖之科学基础的讨论


Q:  您向学生介绍论证气候变暖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这门课是以时间线索展开的,总体的思路就是从过去讲到未来。第一章讲的是当前围绕气候变化进行的争论,这样编排是为了展现矛盾,将当前正方、反方的争论先入为主地展示出来;第二、三章讲的是过去的自然变化,包括自然的气候变化,也包括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第四、五章讲的是,在未来我们该如何减缓全球变暖、减少这一过程对于人类的影响。这就是这门课大体的思路。


  图为老师对课程大纲的介绍


Q:  您觉得“气候变暖,且由人类引起,且对人类未来不利”的思路和反方阵营“反对气候变暖;承认变暖但反对人类引起;承认人类引起变暖但认为对人类有利”的核心冲突是什么?这类核心冲突是否在根本上导致了二者无法说服对方?


简单地说,全球变暖这件事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事实层面。是否承认全球变暖这个事实?在这个层面上,正方没有问题,反方也基本没有问题;


第二个是成因层面。气候变暖的成因是什么?正方认为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的增强),反方认为不确定,可能是太阳,或者其他因素;


第三个是归因层面。增加的二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正方认为来自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基于化石能源结构的工业生产。反方则认为,二氧化碳可能是成因,但不一定来自于人类活动,可以来自于海洋等自然过程;


最后是后果层面。全球变暖对地球和人类会有什么影响?正方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但大多数认为是弊大于利,特别是对于人类自己;反方认为不确定。我个人也倾向于认为不确定,全球变暖的后果不应仅仅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来考量。


总体而言,争论的状况就是这样。


图为老师对上述四个层面的图示


Q:  您认为双方可能说服对方吗?


不大可能。人信什么不信什么,说穿了很大程度上都是先入为主。如果迈出的第一步是错的话,以后每一步都要维护第一步,否则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而且科学家群体会更看重自己的声誉,更不容易改变已经形成的看法。所以我更愿意说,现在的这批人反对就反对吧,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年轻人,告诉他们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别让年轻人上来就先听到那些反对全球变暖人的叫嚣,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搞地球科学那帮人都在撒谎,在骗国家钱花,整个气候变化领域的工作就是一场骗局。我希望年轻人别先入为主地听到那些错误的言语,导致他们第一步就走错。

 

这场争论不是现在才开始的,从80-90年到现在,已经争论了近30年,反对全球变暖的还是有一帮人,但数量已经很少了。我们做地球科学的,特别是做大气科学领域的,基本上没有人敢公开站出来说我反对全球变暖,因为这从科学上是不可能讲得通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全球变暖不是科学骗局,这是一个事实,尽管我们对于其中的个别问题的解释可能有瑕疵,但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将来一些细小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也不会改变现有结论。何况,凡事不能因为没有完全百分之百的“彻底解决”就将其等同于“骗局”。反方总是争辩说咱们的理论有瑕疵,我们也承认有瑕疵,但这些瑕疵能否解决,都不影响这个事情的结论。全球变暖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指望能说服那些已经形成自己观点的科学家,特别是气候领域外的科学家。所以我向本科生开了这门课,我觉得引导年轻人接受正确的科学观点比更正执着的老年人更有意义。


Q:  这一轮的全球变暖,证据很充分,但要如何证明这一轮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证明这一轮的全球变暖是不是人类导致的,需要用到一个关键的方法,叫做指纹法: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计算机,模拟地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比如说过去100年间的温度变化。模拟的方法是,我们先把这100年内能够影响地球温度的主要因子都“喂”进去,包括CO2浓度,包括太阳活动,包括火山喷发的气溶胶等等。我们发现在把所有可能的因子全都喂进去以后,模拟的温度上涨跟我们的观测高度一致,蓝线跟红线,也就是模拟线跟观测线高度重合。(见下图)


  图为老师对指纹法的介绍


然后,我们把这些因子依次剔除掉,每次只剔除掉一个,剔掉一个后再重新做一遍实验。我们发现,在剔除掉代表二氧化碳的那个因子以后,模拟线一下子掉下来了,而剔除掉其他因子对结果影响都不大。也就表明,在剔除掉二氧化碳这个关键因子以后,我们不再能成功地模拟过去100年的温度变化。因此我们的结论就是,二氧化碳的增加,对过去100年的温度,特别是最近的温度的快速上升负有可以说是99%的责任。这就是指纹法的原理。当然,如果你不信这种方法,我也没法说服你,因为我没有办法把地球的时间轴拨到100年前,让它重新再来一遍。地球的气候变迁是没法重演的,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用数值试验来还原这个过程。


国内有很多搞自然地理学的学者,他们整体而言更容易倾向于反对全球变暖,也就是持你说的这个观点。搞自然变化的人容易认为地球的冷暖是自然过程,跟人没关系,或者说人对气候变化的作用非常渺小。但这个判断本身是特别武断的。我承认地球有冷有暖,但不等于说现在的暖就一定是自然过程导致的。人对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负有很大责任,这是可以经科学过程论证的。


Q:  《后天》中所反映的全球变暖导致的后果是整个北半球变冷,这个是否有科学基础?


有科学基础。这是AMOC(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导致的。AMOC是北大西洋地区的热盐环流,AMOC机制是物理海洋学里面非常可靠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说的是,如果地球变得非常暖,格陵兰岛和北极的冰盖就会融化,冰盖融化形成的淡水会漂到北大西洋的表面。海水的上层较多淡水,而下面是盐水,上轻下重,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就会变得十分稳定,这会导致整个南北向的海洋环流的减弱甚至是停止。而海洋的南北向环流承担着输送热量的作用,一旦它减弱或停止,海洋所承担的这部分热量输送就会减弱或停止。这样的话,就会诱发一个从高纬度逐渐向中纬度南扩的寒冷天气。

 

《后天》里讲的这件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科学认知而改编的灾难片,只不过把故事的时间尺度大大缩短了。在《后天》里,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几天之内就崩溃了,北半球从北极一直冷到纽约去,导致主人公缩在图书馆里奋力求生。但真实的情况是,AMOC的崩溃导致的北半球变冷,整个过程的发生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至少不是几天的量级。


Q:  您觉得在对气候问题的讨论上,每个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气候问题最初发端于大气科学,但是现在是一堆学科的“学科群”构成的一个大学科,英文就是big science。位于中心的是地球科学,围绕在地球科学周围的有农业经济、环境生态、国际政治、地球工程这些领域。这些学科应该密切联系起来。这门课也希望这些学科的学生都能选我们的课。但现实是,这些学科目前仍各自为政,交流还不够充分。

 

说到跨学科交流的方式。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式自然是开会。能否把搞生态学的、搞地球科学的和搞国际政治的人召集在一起,每年开一次联合性的学术会议?现在的情况是,搞生态的和搞地球科学的要参加自己学科的会,两边很难碰到一起去。更深入的交流方式,是联合起来申请项目,这在中国同样是更遥远的事,因为我们的自然科学基金是分“口”的,要么投地球科学,要么投生物学,诸如此类,自然科学基金会没有为交叉学科设立足够灵活的机制。总之,我们跨学科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有很多体制性障碍需要不断改进的。


三、气候问题的研究之于老师


Q:  全球变暖的科学》这门书的前言中提到说,您从2009-2010年从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一直保持对“全球变暖”相关领域知识的普及和公众教育的热情。您为何对气候领域如此感兴趣?


感不感兴趣是第二位的,对我而言,这首先是一个工作,只说是否敬业。我本科是学大气的,那时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对我影响非常深远,是他一直在引导我,培养我的兴趣。他曾经说:“如果我引导好一个学生并且保护好他对本学科的兴趣,就是我的成功;如果我没有激发并且保护好他对本学科的兴趣,即使发了再多的paper,那也是失败。”这句话曾经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我的老板对我的培养,让我对这个问题慢慢产生了兴趣。所以我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


  图为老师在本次微访谈中的板书


Q:  那么,现在从事这样一份科学的事业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学科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90%的时间都是在学科内部自我发展,但偶尔极少数时间,也许不到10%,会从这个学科内部跳出来,去影响公众。比如计算机科学,从50年代就有这个学科了,但是一直在内部发展,直到80年代,个人电脑出现了,计算机科学的影响力才抵达了普通公众,到现在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这个学科。再比如生物学。生物学在自己内部发展了100多年,一直到克隆羊、干细胞、基因工程这些能影响到人类总体的技术出现,公众才开始关注生物学。

 

大气学科从1910年代以来一直在学科内部发展,直到9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问题吸引了公众的视线才登上大众的舞台。对我而言,难得地赶上了一个可以跳出来去影响公众的历史机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所有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和青年学生,都有义务沟通科学界与公众,有机会让科学为公众服务。与其说这是地球科学的机会,不如说是地球科学的责任和使命。如果气候变化问题最终解决了,科学界和大众沟通的这个窗口就会关闭,大气科学又会退回到自己的学科内部,去讨论学科内部艰深的学术问题,等待下一个影响公众的关口。

 

总之,我们每个大气科学的从业者在这一段时间里都要有特别的使命感,要做好桥梁工作、做好点亮公众的工作,充分利用好这段特殊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事业对我而言是有些使命感的,我能隐隐感觉到它:尽己所能为减缓全球变暖而奋斗。


文力 供稿 / 含莹 整理 / 文浩 编辑 / 东宇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六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通识讲座 丨 博雅沙龙 丨 讲习班 丨 阅藏知津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